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正文

院内新闻

兰大二院检验医学中心举办风险管理专题论坛

编辑: 图: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 点击数: 字号:【

5月18日,兰大二院检验医学中心成功举办“风险管理与质量提升”专题论坛,检验医学中心医务人员通过案例研讨、工具实训与沙盘推演,系统性探索医学实验室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路径。

论坛开幕式上,检验医学中心副主任刘玉梅强调,风险管理是医学实验室的生命线。中心近年来依托ISO 15189质量管理体系,将风险预控与效率提升相结合,不断优化检测流程,持续降低不合格标本率和缩短检测TAT,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保障。

论坛以六大专业组为单元,聚焦学科前沿与临床痛点,分享风险防控的创新实践。

生化免疫组组长高宏伟副主任检验技师聚焦组长核心作用,提出“三化”管理(流程标准化、沟通常态化、培训个性化),强化岗位责任与质量监督。分子诊断组张安安主管技师通过系统梳理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建立新项目分级风控模型(立项评估-技术验证-临床推广),降低技术引入风险。自身免疫组组长祁萍副主任检验师聚焦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判断的复杂性,通过多平台联用与交叉验证防范假阳性报告,强调结果溯源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性。临检组组长王芳芳主任检验师聚焦血常规和体液检验项目的智能化审核规则优化与异常结果闭环管理,通过“人机协同”达到检测效率与质量双提升。血凝组组长李小欣主任检验师围绕血凝检测多模块协同运行,提出资源整合化质控标准化的统一方案,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溯源追踪再培训的创新实践。微生物组组长杨永新副主任检验师从标本前处理自动化、药敏分析标准化到多重耐药菌监测联动,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网络,助力院感管理提质增效。

论坛特邀风险管理专家,围绕ISO 15189和ISO 22367标准展开深度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沙盘推演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释了风险管理“定义环境-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的全流程框架,并重点解析了故障树分析(FTA)和预先危险性分析(PHA)两大工具的实践应用。随后,与会人员以“问题导向、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为基调,就三大场景(尿蛋白定量采集错误、微生物标本污染、临检图谱误判)和两个风险(TAT超时和标本凝集)的话题应用FTA和PHA工具进行实战演练。

检验医学中心将以专业组为单位推进风险管理常态化,设定优先改进项目。作为医院的公共平台,中心通过系统性实践为行业提供管理范例,以“患者满意、临床信赖”为导向,彰显新时代医学实验室的责任与创新。

文:检验医学中心杜洽军

编辑:党委宣传部 李思瑶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朱帆

审核:党委宣传部 韩大书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