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青春筑梦,不负韶华——兰大二院优秀新闻通讯员风采展(三)

编辑:党委宣传部 赵梅娟 图: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点击数: 字号:【

“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新闻通讯员就是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和挖掘是做好新闻通讯员的基本素养,我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身边不可能经常发生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让我们去报道,只能通过平常的细心和了解,才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新闻素材。

作为医院新闻通讯员,我们都是兼职,新闻写作基本上是利用业余时间,如果不勤奋、不善于观察,很难写出好作品。因此,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借鉴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多写多练、笔耕不辍。逐步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洞察力,让自己尽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我院有两千余名护理人员,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形形色色的故事。我将用手中的笔,展现我院护士的真、善、美,让更多的人走进护士、了解护士,发现每一位护士身上的闪光点。

作为兰大二院护理部通讯员,我既感到肩负沉甸甸的担子,又深感自豪。感谢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和肯定。通过参加了医院举办的新闻通讯员的培训,使我对新闻通讯写作有了更加宏观的理解,对于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将不负期望,努力发掘身边的每一条新闻线索,为我院的新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护理部 郝艳

作为一名新闻通讯员,我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宣传培训,整个过程对我来说既是启蒙,又是提高,触动非常大,感受非常深刻。本次培训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坚定了做好一名合格通讯员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我看来,要想做好一名新闻通讯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广泛阅读,学习与积累相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分享优秀通讯员宝贵的经验,我明白了要轻松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就要善于学习和积累。要广泛阅读,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不断积累词语、素材。学到的东西,积淀在心中,总有一天“厚积而薄发”。

二是要深入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宣传通讯员,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在实践。理论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不断积累,不断增强。然而光有理论而不注重实践,那相当于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只有自己深入生活去写,通过亲历、走访等实践活动,掌握大量的事迹材料,拍摄许多感人的照片,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是要勤于动笔,思考与行文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他人的文章是为了学习和积累,只有经过细心思考,细细品味,带着问题去阅读蔡会使我们收益更多。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有更好的写作成文,只要多思考、肯动手,写得多了写作水平就会在与日俱增,写东西自然能信手拈来,这才是“务实”。

四是要加强交流,自学与互帮相结合。一花独放不足奇,万紫千红才是春。如果不注重交流,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容易导致思维僵化,写出的文章没新意,做出的工作没创意,只有加强交流,互通有无,互帮互助,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现在正值二院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医院重大决策、医疗技术、科研成果等内容,凝聚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讲好二院故事,传播二院声音。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工作主动性,把这次学到的新闻宣传知识认真消化吸收,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新闻写作、新闻拍摄等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抓新意、找亮点、求突破”,注意观察,勤练笔功,勤于练习,用不懈地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宣传通讯员。

——风湿免疫科 杨晶

2019年如白驹过隙,在人们用心书写韶华之际,悄然走过。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不觉间,我回首以梦为马的2019年,留在岁月上的印记,是那一篇篇记录着科室成长的新闻稿件,在熠熠生辉。是他们装点了我的2019年,是他们让我的人生在这个阶段升华。

为了当好新闻通讯员我学会了写作。新闻通讯员的主要职责是撰写文章,一手好文笔当然是第一要求,为了能够完成职责使命,我坚持每天阅读书籍,写写文章,学金句、学修辞、学手法,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久而久之,写作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当好新闻通讯员我学会了采访。新闻稿件都是要经过采访当事人了解事件真相后完成的,不同于文学作品。为此,每当科室有新技术新业务、好人好事等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后,我都会与当事的医生、护士、患者甚至是患者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事件的始末,力争写出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新闻稿件。

为了当好新闻通讯员我学会了运用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如今已经进入了读图和新媒体的时代,光靠文字是很难传递出有生命力的信息。除了按照医院规定向新闻科报送新闻稿件,我充分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第一时间向朋友圈和社会大众传播发生在我科的新技术新业务和好人好事,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

为了当好新闻通讯员我学会了吃苦爬格子。新闻工作是一个锻炼人的好机会,作为一名临床科室新闻通讯员,我除了完成护理管理工作外,还要利用业务时间撰写稿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要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稿件,一定是要经历构思、采访、写作、修改四大环节,决不能闭门造车,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因此必须以吃苦为基础。

新闻通讯员的经历让我品味了人生,让我记录了历史,让我憧憬了未来。2020年,让我们以新闻为伴,轰轰烈烈书写青春年华。

——肿瘤中心 鲁娟娟

以文字为载体,讲述医务人员的故事,以信息为依托,分享医务管理的动态,这是我作为医务处新闻通讯员的初心。

一年复始,收获良多:荣誉所归,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每一篇新闻稿的诞生都经过医务处团队成员缜密策划、共同参与、用心记录、即刻分享等过程,新闻稿的精彩与否离不开摄影师提供的优质图片。精炼概括,选择极具吸引力的标题,明确传递信息内容,精简文字篇幅,力争新闻稿件做到具有思想性、时效性、可读性。创新开拓,尝试新颖的撰写方式,综合运用“概括式”、“引语式”、“特写式”的导语引入等方式,通过精细化语言表达、可视化呈现形式、互动化传播方式,上传分享喜闻见乐的新闻作品。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从初出茅庐到熟能生巧,在摸索和思考中不断成长,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2020年我将不忘新闻通讯员的初心,肩负医务管理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继续前行。

——医务处 李媛媛

新闻与文学,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新闻与文学同为艺术,很多人因为爱好文学而走上新闻写作岗位,也有很多人因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名科室基层新闻通讯员。基于我对新闻写作的浅显理解以及每一次培训中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使得我对新闻写作与文学知识的积累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新闻与文学对我来说就像是白天和黑夜,白天给了我充实的工作,夜晚给了我自由的想象。

通过每一次的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新闻绝不是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而是要客观的描述事实。在今后的工作中与生活中,我将不断提高对工作的理解力、对生活的执行力、对学习的创新力、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提高敏锐的洞察力。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研究,争取写出更真实、更有感染力的新闻,真正讲好二院故事,传播二院好声音。

——血液科一病区 徐玉

忙碌而又充实的2019年已然过去,回首这一年,我院砥砺前行,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取得了多个首例第一,作为医院的一份子,作为新闻通讯员的一份子,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本次的通讯员表彰大会暨新闻宣传培训班上,我有幸聆听了新闻界的几位老师专业而深入的培训授课,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使我对新闻通讯员这个职责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新闻通讯员是一个充满学习与挑战、机会与挫折,同时又会带给你满足感的工作,它不仅仅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医院的新闻通讯员,我们要有一双善于捕捉新闻的眼睛和勤于冷静思考的头脑,更应该肩负起伸张正义,传播正能量的责任,要及时准确的为医务人员发声,让更多的群众深入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了解何为“医者仁心”。

在接下来一年里,我将不断学习,注重积累,博取众长,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平时多学多问,深思慎取,培养自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打好自己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坚持每天收看各种新闻,关注社会热点,拓宽视野,积累新闻写作素材,争取在新的一年里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能够为医院、为科室的宣传工作舔砖加瓦!

——耳鼻咽喉科 郁平

花儿的盛开是为了装扮春天的美丽,落叶归根是为了回馈大地的馈赠,而我们作为通讯员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兰大二院,并且相信我们、选择我们。每一天,每一个科室都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在发生着,我们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去记录,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故事。

儿童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有认真负责的医生叔叔,每天充当着“爸爸”的角色为宝宝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这里有温柔可爱的护士阿姨,每天充当着“妈妈”的角色时时刻刻关注者宝宝们的细微变化,“爸爸妈妈”们齐心合力为宝宝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这里有喜欢用哭声与我们交流的小宝宝,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下,总是能够很快破涕而笑;这里有喜欢发问的小宝宝,每当求知的大眼睛一闪一闪,我们总会耐心的为他们仔细讲解;这里有不爱吃饭的小淘气,每当开始“吃饭大挑战”时,给他们额头上贴个小红星,他们就会很高兴的多吃几口。这里有悲欢、有离合、有难过、有不舍,我想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些星星点点的故事,最后描绘成一副美丽的画卷呈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可圈可点,可评可判。

我有故事,想说给你听,用文字、用图片、用语音、用视屏,讲述发生在儿童重症医学科里的故事。

我有故事,想说给你听!

——儿童重症医学科病区  原敏

2018年,我有幸成为了小儿消化科的新闻通讯员,这对于我这个完全没有接触过新闻的“新手”而言,既兴奋又忐忑。初期,由于缺乏写作方面的经验,怎样能写出一篇合格的新闻稿成了我第一个要攻克的难题,从不看新闻的我天天泡在医院的官网里,想看看新闻科的老师们都是怎样写的,每晚在家研究怎样开头,怎样命题才能抓住大家的眼球,想为科室、为医院写点什么,又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魏万胜院长及时的请来了省电视台的记者老师来为我们讲课,我深受启发,收益良多,一下子就有了写作的信心。

今年9月,新生儿科一位出生仅17小时的小婴儿消化道大出血,需要立即抢救,我科徐晓楠主任及护士王蓉立即前往新生儿科进行急会诊,同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将这个生命岌岌可危的小家伙从死神手里抢出来,回到科室,护士王蓉激动地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在科室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我开始尝试创作,并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徐晓楠主任和护士王蓉,了解了事件的详细经过,在经几个夜晚的创作、修改后,在徐晓楠主任的帮助下,我怀着不安的心情将一篇略显稚嫩的稿子发给了新闻科的老师,当时我自己都觉得不会被采用,没想到新闻科的老师立即向我打来电话,询问细节,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助我、指导我,直到新闻稿发表在医院官网上。看着自己的文章和文章下的署名,我激动地心情溢于言表,我对自己为科室、为医院的宣传工作做出的小小贡献而感到自豪,也为我自己迈出的一小步而感到高兴。

迈出了这突破性的一步,那么再迈“第二步”的时候就稍微得心应手一点了,同年10月,我科收治了一名来自市福利院的一位小孤儿,看着科室每一位医护人员对这个小家伙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我深深的被大家所感动,决定用笔记录下这些感动的瞬间,就这样,我的第二篇新闻稿也“横空出世”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在新闻通讯员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困难在等着我,但与收获的成果来比,奔波在路上的艰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新闻还在前方,我依然在路上。

——小儿消化科 刘莹

分享到:
[字号: ]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相关阅读